友本网
投资理财好帮手

开发“冰冻信息”存储技术具体真相是什么

本报讯(记者冯丽妃)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宋孟杰受冰川中自然形成的气泡启发,与合作者开发出一种将信息编码于冰中的方法。他们通过操控冰中气泡的大小和分布,用二进制和摩尔斯电码对信息进行编码。该方法可在南极和北极等极寒地区存储简短信息。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《细胞报告物理科学》。

在南极和北极等极寒地区,传统信息存储方式难以实现或成本过高。“在天然寒冷地区,利用冰中的气泡传递和存储信息比电信更节能,比纸质文件更隐秘。”宋孟杰说,“这些冰冻信息可以保存很长时间,且承载的信息便于可视化和读取。”

当水结冰时,水中溶解的气体会被挤出并聚集在一起,形成气泡。研究人员发现,气泡的位置和形状由冻结速率决定,因此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冻结速率操控冰中气泡的形状和分布。

研究人员测试了能否利用这些结果将信息编码于冰中。为此,他们将气泡的大小、形状和位置分别对应于摩尔斯电码和二进制中的特定字符,并编写程序控制冷板的冻结速率和方向,从而得到气泡位置和大小合适的冰片。

为了读取冰冻信息,研究团队拍摄了冰的照片并将其转换为灰度图像。其中,无气泡区域呈深灰色,而气泡近乎白色。他们训练计算机根据气泡的灰度值自动检测气泡的位置和大小。根据这些灰度值,计算机将冰冻信息解码为二进制或摩尔斯电码,然后将信息转换为可读格式,即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。

在对比摩尔斯电码和二进制编码方法后,研究人员得出结论,二进制编码是更优的选择,因为它存储的信息长度约为摩尔斯电码的10倍。

研究人员表示,控制冰中气泡的位置和分布可能在信息传递之外还有其他应用。未来,团队计划研究气体类型和浓度对气泡冰特征的影响,并进一步研究三维环境下气泡的形成。

相关论文信息:






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友本网 » 开发“冰冻信息”存储技术具体真相是什么

评论 抢沙发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

友本网 - 投资理财好帮手

理财知识热点资讯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